寻根问祖少争论多考察论证真伪
寻根问祖少争论多考察论证真伪
寻根问祖少争论多考察论证真伪
关姓改为官氏的原始证据
上图家谱是关姓改为官氏的原始证据,就因为这份家谱,让台湾、普宁少部分人对自己的姓氏渊源和上官氏宗亲产生了各自看法,他们认定关公是他们的祖宗。现在有些人说他们是天水官氏,所以,他们非常气愤,才出现在网络上、微信群里等等不满和争议。
他们说是关氏改官氏,我认为,大家不必与他们去争论,不必说就是或者说就不是。因为每个人对姓名都有自由的选择权,他认什么祖、归什么宗,他们自己说了算,任何人你也管不了的。
再加上,官氏历史渊源比较复杂,有陇西关改官氏、东阳姬改官氏、新疆锡伯族官加(关佳)氏改官氏、满族瓜尔佳氏(清)改官氏、蒙古族奎木特氏改官氏、周大夫刘定公夏,为官师,其后改官氏、还有其他姓氏改官氏的等等。在官氏中,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老祖宗,请大家不要否定他们的官氏历史渊源。
上图家谱是关姓改官氏的原始证据,我们可以从研究家谱这个角度去分析,看看关姓改为官氏的原始证据如何:
‘官氏原籍历代序’我始祖諱膺公,蒲州解梁(今山西省解縣)人也,本姓關,因唐代黄巢搅乱携祖母逃入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避难,改姓官。子孙即立官字为姓,在宁化县族谱傅载甚明。
始祖膺公,子景公;景公,子彰公;彰公,子有四个,分别是:
耀公,伯一郎,
擢公,孟一郎
跃公,元一郎
濯公,xxxxx
擢公,孟一郎有五子,法兴,法行,法旺,法煊,法能。
上述说,因唐代黄巢搅乱,膺公才携祖母逃入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避难的。在公元829年,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,起义烈火燃烧的很旺,各路起义军合在一起,推举黄巢为王,号称冲天大将军。公元880年黄巢率六十万大军,攻进长安,在长安大明宫称帝。国号叫大齐。他起兵的时间是公元874年,经过七年奋斗,终于建立自已的政权。
膺公和祖母为壁黄巢搅乱,逃入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避难,黄巢搅乱时间为公元874-880年,从这个时间才离开解梁(山西省解县)。
擢公后代至今有21世,加上膺公、彰公、景公三世,计24世。2018年-874年=1144年,1144年÷24代=48年。这样算下来是48年为一代人。按照各姓氏计算世系平均年龄为25.8岁/年,1144年÷25.8=44代人。目前为止是24代人,44代-24代=20代。整整少了20代人,这20代人又到什么地方去了?48年才生出一代人,过去,中国的各姓氏家族没有这么多年才生出一代人的。
综上所述,得出结论如下:上述谱与实际差错太大,有20代计500年的误差,这谱记载不可信,这个作为关氏改官氏原始证据,相信大家一看就明了真伪了。
从上述关姓改为官氏原始证据中,给我们如下启发:
我们上官氏家族历史渊源,必须认认真真、脚踏实地去组织专家、学者考察、论证;论证要重证据原则,要经得起历史检验;要符合实际的家族发展史,要对家族历史负责。现在科学非常发达,DNA也是寻根问祖的有力证据,上官氏将来也会有自己的DNA样本,血缘关系会清清楚楚。
根据目前上官氏、官氏等等现状,上官氏族人,有必要认清如下几点:
1、天水郡官氏、上氏、祖上是上官氏现为其他姓氏家族,这是和上官氏同根共祖,列入上官氏家族。
2、同家族中,已知有天水官氏,承认是上官氏改官氏的,要列入上官氏家族。怀疑、不承认是上官氏改官氏的,禁止列入上官氏家族。
3、正在论证家族姓氏,没有结果的,禁止列入上官氏家族。
4、不是天水郡官氏,这与上官氏家族无任何关系。
5、我只承认我姓官,其他我也不管你什么上官氏、官氏、关氏等等,这和我没有关系。这也与上官氏家族无任何关系,禁止列入上官氏家族。
6、随母姓上官氏或者其他情况的,依据本人自愿为原则,是否列入上官氏家族。
上述几点可以区分是不是上官姓氏,也是让各自的姓氏找到自己的家族,避免互相之间混淆,最终的目的是认祖归宗。
- 上一篇:寻根问祖要少争论、多考察论证真伪【二】 2020/11/1
- 下一篇:寻根问祖汇编-4 2020/11/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