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页 > 姓氏渊源 > 历史渊源

楚国追溯

2020年12月5日 来源:
字体:
打印本页 浏览:

楚国追溯

湖北:上官玉洪


上官家族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,据现有资料记载情况看,要了解上官家族史,应该首先了解楚国的历史,了解楚怀王和子兰公。为此,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出如下文字,抛砖引玉,以供各位族人参考,企盼见到更多更详尽的史料并得到有意于上官家族史研究者的赐教。 
 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,奴隶制代替了原始公社制,私有制战胜了原始公社所有制。 
 奴隶社会经历了夏、商、西周、春秋等时代(公元前21世纪——公元前5世纪)。 
 周朝的最早活动地区在宜于农耕的陕西黄土高原豳(bin)地(今陕西栒邑)。后迁至岐山下的周原(今陕西岐山县)。 
 周武王于公元前1027年开始联合庸、蜀、羌等部族向商纣进攻,灭商。灭商后,周武王将国都迁到镐京(今陕西西安)。 
 从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,历史上称作西周。 
 西周初期的势力已经到达长江以南。 
 据《史记》之《楚世家第十》篇目记载:“楚国的祖先出自于颛顼(zhuanxu)帝高阳。高阳,是黄帝的孙子,昌意的儿子。高阳生称,称生卷章,卷章生重黎。重黎曾担任喾(ku)帝高辛氏的火正,很有功劳,能够用明照耀天下,喾帝命名他叫祝融。工共氏发动叛乱时,喾帝派重黎去平定叛乱,但没有将叛乱者斩尽杀绝。喾帝于是杀了重黎,而让他的弟弟吴回做重黎的继承人,重新担任火正,也称为祝融。吴回生陆终。陆终生了六个儿子,都是剖腹产出。长子名昆吾;次子名参胡;三子名彭祖;四子名会人;五子名曹姓;六子名季连。……季连生附沮,附沮生熊穴。……周文王的时候,季连的后代子孙名叫鬻熊,鬻熊像儿子一样忠心侍奉文王,去世早。鬻熊的儿子叫熊丽。熊丽生熊狂,熊狂生熊绎。熊绎处在周成王的时代,成王封举文王、武王时的功臣的后代,把熊绎封在楚蛮地区,赐给他子爵等级的田地,赐姓芈,居住在丹阳(丹阳:《楚国的名君》一书记载为今湖北省南漳县,靠近雎山)。熊绎和鲁公伯禽、卫康叔子年、晋后燮(xie)等都侍奉过周成王。” 
 据《楚国历史大事记》记载:“约公元前11世纪后期,殷商末。祝融之后、芈姓季连之苗裔鬻熊至周,事西伯昌(周文王)。鬻熊子熊丽始封于雎山之间。熊丽生熊狂。约前11世纪末,西周初,熊狂子熊绎参加岐阳之会,周成王与诸侯会盟,熊绎置茅蕝,设望表,与鲜卑人共同守燎。周成王以子男之田封熊绎于楚蛮,熊绎以芈为姓,封丹阳。熊绎僻在荆山,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,以桃弧棘矢供奉周王。熊绎子熊艾继为楚君。” 
 据《楚国兴衰史》记载:“西周初年,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羋姓后人,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。鬻熊为首领时,审时度势,率楚民背弃商纣王,西行投奔周文王,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,周武王继位后,有图南之意,楚人觉察后,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,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,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。周成王时,周公避祸于楚,楚人敬之如上宾,周公大感其德,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,感动了周成王,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。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,楚国正式诞生了。” 
 西周初年,楚的国土很小,国势也很弱,所谓“辟在荆山,筚路蓝缕”。筚路是非常简单的车,蓝缕指衣衫破旧。这些记载表明,楚人生活艰难,连其首领都衣着褴褛,只能乘坐民间的柴车,还得跋涉山林向周天子去纳贡称臣。经过几代楚君的的艰苦创业,到西周中期,楚国国势日强,便不断吞并周围小国,也不再履行向周王纳贡的义务。这时便招来了周昭王三次征讨楚国,但周昭王三次都失败了。最后一次败得最惨,周昭王被楚人打败,淹死于汉水之中,这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“昭王南征而不复”。 
 到西周后期,西周的势力更进一步削弱了,而楚却更强大了。 
 公元前770年,少数民族犬戎攻入周的都城镐京,西周灭亡,周平王迁都洛邑,史称东周。 
 东周分为两个阶段:从公元前770年——公元前476年称春秋,从公元前475年——公元前221年称战国。 
 进入春秋,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,直接控制的地方日益缩小,再也无力去管束诸侯,中原一些较强的诸侯便乘机扩大自己的地盘,楚也不甘示弱,利用这一良机,迅速扩展和壮大自己,楚武王就是春秋初期很有作为的一个国君。 
 楚武王熊通,于公元前741年即位。当时他虽很年轻,却很有抱负。 
 自夏代奴隶制国家建立以来,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远比周边国家发达和富裕,故中原称“上邦”“上国”,周边国家受到中原国家的歧视和欺压,被贬称为“蛮”、“夷”、“戎”、“狄”,实际上是贫穷、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。如周成王与诸侯会盟,楚的先君被视为“蛮”,没有会盟资格,只能为会盟干些杂事——看守庭院中的火烛。诸侯的君称“公”、“侯”、“伯”,而对楚君只成“子”,比上邦之君要低几个等级。最气人的莫过于把楚排斥在“中国”(中原)之外。对此,熊通很不服气,决心改变这种状况。 
 熊通三年(公元前738年)、六年(公元前735年),熊通带领其部下向中原的门户,地处南阳一带的申、吕、许等国发起了进攻,但是未能奏效。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楚国的力量不够,军事上不是中原国家的对手。 
 面对现状,熊通下决心强国富邦。他想尽各种办法,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资金、装备、技术和人才等问题。当时,楚国设置了一些官职,不像中原国家那样称为三公六卿,而是按照楚国的习惯,称尹和敖,如令尹、左尹、右尹、莫敖等。 
 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,楚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了,特别是熊通梦寐以求的一支强大的车兵终于建立起来了,当时称为三军,即左军、右军和中军。在熊通的统帅下,这支队伍指到哪里打到哪里,周边和稍远的小国,如:鄀、权等很快都被征服了。 
 楚国开始日渐强大,不少周边国家开始与之结盟,但是周天子一直不同意提升楚的封号,这令熊通十分生气,他说:“我们的先祖鬻熊还是周文王的老师,周成王也还推崇过我们的先君。现在江汉流域这么广的地方都是我楚的土地,这么多民族都对我很信服,你不愿给我加位,我就自己加位,我也不要什么公、侯,我也称王) 
 公元前704年夏,楚在沈鹿(楚地,今湖北省荆门市所辖钟祥市东60里)举行正式的称王典礼,并向周围所有的国家发出了邀请,请国君们都来参加庆典。这天,江汉地区所有小国的国君们几乎都来了。自此后,熊通就正式称王,是为楚武王。这一年是楚武王37年,即公元前704年。 
 在楚国历史上,还有一位国君不能不提,他就是楚庄王。 
 楚庄王名旅(或作侣),公元前613年即位,时年尚不到20岁。 
 楚庄王即位后,沉湎于玩乐,不理朝政,并且下令:谁敢劝阻,斩!当时,在楚国的国外,晋国虎视眈眈对着楚国,本来站在楚国一边的陈、郑、宋、许、曹、卫等国纷纷倒向了晋国;而在国内,若敖氏的势力日益强大,根本不把王室放在眼里;群蛮、百濮等伺机叛乱,政局很不稳定。 
 楚国关心国事的大臣武参(《史记》上记载为武举)等人心急如焚,前去劝说楚庄王。武参进到宫中,只见楚庄王左边抱着郑国来的姬妾,右边搂着越国来的美女,坐在钟鼓之间作乐。楚庄王见武参进来,说:“你是来劝我的吗?你没看到我的命令么?你不怕死么?”武参说:“我怎么敢来败大王的兴呢?我只是来出个谜语请大王猜猜,助助酒兴。”楚庄王一听,也真乐了:“那你就快快说吧。”武参说:“有只大鸟,停在南方的大山上,三年不飞也不鸣,不知是什么鸟?”楚庄王说:“三年不飞是在长羽翼;三年不鸣,是在观动静。他飞将冲天,鸣将惊人)武参这才明白了楚庄王的用意,高兴地退出去了。这就是成语“一鸣惊人”的来历。 
 原来,这些年来,楚庄王不是在玩乐,而是在观察和考察他的臣属,经过三年,他已分清了良莠,很快就对大臣进行了新的任免,并且率兵打败了叛乱部族中势力最强的庸人,灭掉了庸国,平息了叛乱,威名大振,很多国家纷纷前来结盟,这对楚庄王日后争霸中原,奠定了很好的基穿 
 春秋时期,从楚成王开始,晋与楚一直在中原争夺霸主地位。最主要的是在两个方面进行争夺:一是争取盟国;一是争取与国。在盟国的争取方面,当时的大国主要有晋、楚、秦、齐。晋、楚争霸,就要看秦、齐倒向哪一边。有秦、齐的支持,霸主有望;无他们的支持,难成霸主。另一项是争夺与国,在楚、晋之间有郑、陈、宋、许、曹、卫等许多小国,是争夺的对象,他们倒向谁一边,就听谁的话,向谁纳贡。这些小国都是墙头上的草,谁强就向谁倒。楚庄王即位时,中原的这些小国,几乎都倒向了晋的一边,故在灭庸之后,楚庄王想改变这种局面。 
 楚庄王十七年,楚国和晋国进行了有名的邲之战,打破了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,战胜了最强大的晋国。从此,楚庄王就成为了中原霸主。 
 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后,陈、郑、宋等国也完全臣服,楚庄王称霸诸侯。 
 楚庄王在位23年,公元前591年去世,他的儿子熊审继位,即楚共王。共王初,凭借庄王的余威,使庄王的霸业达到了顶峰。共王二年,楚令尹子重伐鲁、卫(皆是晋之与国),晋不敢救,鲁献木工、织工各百人以求和。同年,子重在蜀地(今山东泰安东南)举行盟会,楚及秦、宋、陈、郑、蔡、许、卫、齐、鲁、曹、邾、薛、鄫等14国的国君或代表都来参加,也就是说,该争取到的盟国、与国,都争取到了楚国一边,使楚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主。 
 根据现有资料记载,要了解上官氏家族的始祖,不能不提及楚怀王。 
 有一些历史资料和家谱记载,上官氏始祖子兰公为楚庄王之子,笔者以为不当,应为失误之处。在笔者目前查阅的资料范围内,子兰公应为楚怀王之子。 
 公元前329年,楚威王去世,其子熊槐继位,是为楚怀王。 
 楚怀王二十二年(公元前307年),秦进攻韩国的宜阳(今河南宜阳县西),遭到韩国的坚决抵抗。韩向楚求援,因楚已与齐、韩亲善,便派柱国景翠率师救韩,但楚军并不是很卖力,怕因此而太得罪了秦国。在这个时候,东周怕因战争殃及自身安全,便派人劝景翠先避秦兵,待秦兵消耗大部兵力占领宜阳时再进兵。实际上这也正符合楚国的利益,景翠便采纳了这个意见。果真,楚乘秦兵消耗大部兵力时进兵,秦军因消耗太大有些害怕,便献了一些土地给楚,楚也不再过问,任秦军占领宜阳。宜阳是中原的门户,陷入秦手,便对东方各国构成了更直接的威胁。也就在这一年,秦武王至周,因举鼎用力过猛折断胫骨而死。其异母弟继位,是为秦昭襄王(简称昭王)。 
  秦昭王年幼,其母亲(宣太后)及其同母异父弟魏冉掌握着军政大权。宣太后是楚国人,姓芈氏。故秦昭王初年,实行与楚亲善的政策。 
  楚怀王二十四年(公元前305年),也即秦昭王二年,秦国用很多财物来贿赂楚国,楚国也派人往秦国迎娶秦女,秦楚又恢复了亲密的关系。 
  楚怀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304年),秦昭王举行“冠礼”,开始主持朝政,楚还派人前去祝贺。也就在这一年,楚怀王应约到黄棘与秦昭王结盟,秦把楚国的上庸六县归还给楚。 
  楚怀王二十六年(公元前303年),齐、韩、卫因为楚背叛合纵而与秦结盟,三国便一起来攻打楚国,楚国便派了太子到秦作为人质请秦援救,秦便派兵就楚,三国的兵便撤走了。 
  楚怀王二十七年(公元前302年),秦国有一大夫私下和楚太子斗殴。楚太子杀了他然后逃回楚国。秦昭王不胜愤怒,第二年便派兵与齐、韩、魏一起攻打楚国,杀死楚将唐昧,取得楚国的重丘而去。 
  楚怀王二十九年(公元前300年),秦又攻打楚,大败楚军。楚怀王于是派太子横到齐国去作人质以求和。 
  楚怀王三十年(公元前299年),秦再次攻打楚,夺去了楚国的八个城邑。秦昭王致信楚怀王说:“开始的时候,我与你约定为兄弟,在黄棘结盟,以太子为人质,双方非常欢乐。但是太子杀死我的重臣,竟然不谢罪而私自逃归,令我十分气愤,所以才出兵攻打你的边界。如今我听说你要太子到齐作人质来求和,而我们秦、楚两国接壤相邻,所以才互通婚姻,亲善已经很久了。现在,秦、楚两国失欢,就无法叫诸侯服从。我愿意与你到武关去相会,亲自定约,结盟后就各自回去。这是我的意见,大胆地向你提出,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) 
 楚怀王见到这封信后,非常忧虑,想去又怕被欺骗,不去又怕得罪秦国。大臣昭睢说:“大王最好不要去,我们加强兵力把守就是。秦是虎狼之国,不可相信。他还有吞并诸侯的野心。您这一去,只怕凶多吉少。”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往,说:“我们何必失去秦王的欢心呢?”于是,楚怀王就前往秦武关,去会见秦昭王。秦昭王命令一位将军在武关埋伏军队,假装是秦王在那里。等楚怀王一到,就关闭武关将楚怀王劫持到秦都咸阳。 
 秦国将楚怀王扣留起来,要挟他割让楚的巫都和黔中郡。楚怀王想和秦签订盟约,但秦国要先得到土地。楚怀王非常愤怒地说:“秦国欺骗我,又强逼要我的土地,岂有此理)楚怀王坚决不同意,秦国也就将他扣留起来,不让他回楚国。 
 楚国的大臣为楚怀王遭到秦国扣留而深感忧虑。经过商量后打算立楚怀王的太子为王,于是派人到齐国要求让太子横回楚。齐王经过考虑后允许。太子横回到楚国后,即位为王,是为楚顷襄王。《楚国历史大事记》载:“太子横由齐归郢,立为王。以其弟子兰为令尹。” 
 楚顷襄王元年(公元前298年),秦国得知楚国另立新王后,非常气恼,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国。第二年,楚怀王偷偷从秦国逃出,秦国人发现后,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。楚怀王于是从小路到达赵国想通过赵国回楚。赵国人害怕,不敢让楚怀王走。楚怀王又想走魏国,但是这时秦兵已经赶到了,他只得又随秦兵到秦都。 
 楚顷襄王三年(公元前296年),楚怀王病故于秦国。后来秦国人将楚怀王的遗体送回楚国,楚国人民举国悲痛不已。 
 公元前263年,顷襄王博秋,顷襄王卒,子完立。考烈王以黄歇为令尹,予淮北12县地,封为春申君。 
 公元前251年(楚考烈王十二年),秦昭王卒。春申君吊丧于秦。楚柱国景伯死。 
 公元前238年(楚考烈王二十五年),考烈王博朱英建议春申君自立为王,并请杀王舅李园。春申君不从。考烈王卒。李园埋伏壮士杀春申君于王宫门外,尽灭其家。李园妹所生子悍立,是为楚幽王。 
 公元前228年(楚幽王十年),幽王卒,葬于寿春东。国人立幽王弟犹,是为哀王。熊犹立二月余,其庶史负刍之徒党杀犹及太后,尽灭李园之家。负刍被拥立为王。 
 公元前223年(楚王负刍五年),王翦、蒙武复攻楚,虏楚王负刍。楚人伪托项燕之名,立楚公子昌平君为楚王,反秦于淮南。昌平君败,楚亡。 
 约公元前222~221年,楚遣民南公流浪民间,著《南公》31篇,预言: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。”秦灭代(赵)、燕、齐,越君降。秦始皇完成统一。 
 约公元前209年(秦二世元年),七月,楚人陈胜、吴广率秦所征发的渔阳戍卒起义,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”。反秦于蕲县大泽乡,进据陈县,建立张楚政权。故楚遣民周文、武臣、项梁、项羽、范增、刘邦、宋义、秦嘉、英布、影驹、季布等纷纷聚众响应,故魏、赵、齐贵族后裔亦乘隙而起,中原大地掀起反秦大起义风暴。 
 公元前206年(汉高祖元年),刘邦攻占咸阳,项羽全歼秦军主力,秦亡。 
 约前205~202年,刘邦与项羽大争天下统一战争,以项羽覆灭,刘邦胜利,建立汉朝统一帝国而告终。推翻秦朝暴政的主力是楚人,进行统一战争的双方领导人及其核心骨干集团的成员,均是楚人。汉朝皇室及初期的将相大臣、元勋故旧,绝大多数也都是楚人。直到汉武帝以后,六国时的国别意识始渐淡化而趋于泯灭。 
  (注:本文参考书籍:《史记》、《中国古代史》、《励精图治——楚国的名君》、《楚国历史大事记》、《楚国兴衰史》、《尚书、国语、战国策》。另注:因笔者资料所限,才疏学浅,文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,敬希各位同族予以指正。)





网站首页 | 家族机构 | 网站栏目 | 家族网站

网站版权:上官家族网站版权所有

主办单位:信息联络部主办

网站邮箱:sgywoksgmj@126.com 

网站电话:13805244902

网站管理:上官衍卫

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